第12章 明王受难,欲哭无泪!
- 潜修十八年,你让武圣当傀儡帝?
- 方尘子
- 2109字
- 2025-04-02 20:51:14
一道似由黑风组合而成的人影,双眸透露出妖邪红芒,言语中夹杂着魔鬼般诱惑。
言语中蕴藏着直击心灵的伟力,身为江南儒林代表,慕苏盛对这类道音最为敏感。
“收起你的魔音吧!”
“老夫答应你的事已经办到,从今以后,我儒林慕氏不再与你又任何瓜葛!”
慕苏盛翻阅其他古书,要为皇城七日法会做准备,大虞诸派大家长可不是纸糊的。
到时为了一争高下,为自己的宗派学说立明,可能那些隐匿尘世多年的名宿亦会出现。
黑风人影右手微抬,抓起一卷经文。
“你慕氏三代都欠着我的恩情,要是没有我出手,你的祖父能跨越葬原,最终抵达大虞皇朝,是我在你慕氏遭同派暗杀时庇护了你!”
“怎么,现在站稳脚跟了,江南儒林不再需要黑暗手段了,就想着与我彻底切割!”
儒学派系之间亦有争斗吞并,尤其是同为帝王学派的,手段更是激烈凶狠。
辩经论学争不过,那就暗杀偷袭,灭派吞并,如此人都没了,你的学说也就是我的。
江南儒林崛起过程中,经历了不知多少暗杀与偷袭,没眼前这尊妖魔帮助真难以渡过。
慕苏盛放下古书,叹息道:“这次我会竭尽全力帮你,让新帝入我儒林!”
黑风人影桀桀笑道:“这也是为了儒林,为了慕氏先祖的遗愿!”
“吾答应你,待大业功成,儒林必会成为大虞国教,横扫诸派,可入浩然云海圣崖!”
名列浩然云海圣崖,是每座儒家势力毕生追求的事,这代表在夫子庙有一席之地的资格。
人影化作黑风消失在落书厢房,慕苏盛重新提笔批注,不知与妖魔最终会是何下场。
与慕苏盛心情同样沉重的,还有明王殿下,发愁的都开始喝起酒了。
这几天诸事不顺,南岭千面相不告而别,这是不看好自己吗,太打击人了。
朝廷催促了多次,让他与张洞林率领使团前去与南岭各宗派商议。
这事他哪会前去,涉及自身利益,南岭各宗派哪会看在他大宗师弟子的面上。
而且南岭那边的人嚣张跋扈惯了,有些宗派扎根在此上千年,早已是当地的土皇帝。
于是,明王称病拖延启程时间,没想到这位十五弟更狠,让他主持七日法会。
大儒与大儒之间的辩经论道,确实不会致人性命,但会影响人心神,甚至是自身意识。
尤其是达到著书立说阶段的学派大家,哪怕不动用神通法术,辩经论道的过程中,心志不坚者,心有迷茫者,心有蒙昧者,心有欲望者,都容易受到学说影响,改变自身意识。
这种改变是悄无声息的,有人称之为教化,也有人称之为度化,且学的越多越受影响。
一场法会明王还有信心抵挡学派大家之间的论道余威,可要连续七日……
明王不敢想象,七日之后,经历过不同学派大家的论道争锋,其意识还是原本的自己吗?
“殿下,喜事啊!”
“府外来了很多人,都是看到了皇榜告示,得知殿下要主持七日法会!”
“这些人代表诸派学说的名宿请殿下过去赴宴,有这些宿老支持,您的贤名将力压新帝!”
一位王府管事来报,门口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想请明王赴宴,打探七日法会的具体事宜。
平常这些诸派学说的名宿哪会这么热情,明王殿下虽然是大宗师弟子,但并未达到著书立说的阶段,在学术层面要比他们这些老学究差远了,往日要是遇到都是当小辈看待。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能主持七日法会,想必明王自身的学术底蕴亦不差。
否则,怎么扛得住学派大家之间的论道争锋。
况且,这七日法会是难得的盛事,这些诸派学说的老学究也只对此感兴趣了。
明王拿起茶杯砸了过去,怒骂道:“蠢货,这是什么喜事,要害我性命啊!”
“不行,我得离开京城,去处理南岭那边的事也总比主持七日法会要好!”
管事委屈巴巴道:“殿下,你忘了,圣旨上说等你主持完法会再启程去南岭!”
明王宛若失去了全身力气,坐在石凳上,身旁的绝色女子净琉璃出声安慰。
“殿下,大势已然如此,新帝的手段远超我等预料,还是先应下这事!”
明王点了点头,欲哭无泪,民间的气氛都烘托成这样了,他若不主持,将来帝位无望。
不止失了民意,还会遭到各宗派的鄙夷,此前辛苦建立的人脉与名望都将不复存在。
“十五弟,这份大恩我来日定当厚报!”明王望向皇城,咬牙切齿。
……
皇城,太岳宫。
一袭紫纱遮掩不住姣好身段,千面相趴在辰季理的胸口,迷离的双眸中尽是满足与爱慕。
“我已看到了破境的道路,我要寻一地方闭关,冲击绝顶障壁!”
辰季理勾起千面相红润光滑的脸蛋,对着朱唇吧唧一口。
“我让师秋北为你寻一闭关之地,丹药灵石不用担心,所需之物你可派他去内务府直取!”
千面相轻轻点头,辰季理翻身在上:“你修为圆满了,我还差些,这次轮到你助我修行!”
赤黄蛤蟆在池塘里呱呱叫着,宫女们面红耳赤,这么多天了,陛下与娘娘都不知疲惫吗?
辰季理哪会觉得劳累,每次修行《阴阳交合大正诀》,都是淬炼皇朝龙气的过程。
自身已掌握了龙凰双力,可运转龙凰神通,更重要的是《武冥经》第八层修行至后期。
离圆满仅差些许,只待全身血液转化成黄金圣血,就能将《圣血篇》修行功成圆满。
时光如梭,两日过去,皇城东边的雀龙门大开,得到请帖的宗派势力就可入皇宫参会。
大儒级别人物的辩经论道,哪怕是修行者亦会稍有不慎受到影响,所以不对普通百姓开放。
但京城各坊共设有六十八块虚影镜,大虞各州亦会设立虚影道台进行实时观阅这场盛会。
经过虚影镜的转播,学派大家之间论道争锋的余威,会被大大削弱。
庄严宽大的讲经台上,一袭墨色儒衫的慕苏盛盘坐于蒲团上,开始论述自己的学说。
下方坐着上千名年轻学子,以及诸派团体,达官显贵则坐在四方亭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