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萧墙祸起心渐偏
- 我在女帝麾下改天换地
- 微风草摇晃
- 2664字
- 2025-04-02 19:30:40
自战败归来,萧战被剥夺军政大权,往日的风光不再,他整日闭门不出,沉浸在自责与愤懑之中。曾经门庭若市的太子府,如今也变得冷冷清清,前来拜访的人寥寥无几。
太子妃赵娟看着萧战日渐消沉,心中既心疼又焦急。而在这期间,门客刘锦严时常在一旁煽风点火,试图挑起萧战对齐扬的不满。
“太子殿下,您可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啊。想那齐扬,不过是凭借些小计赢得皇上的信任。此次战败,他却丝毫未受责罚,反而加官进爵,这其中定有猫腻。”刘锦严一脸谄媚地说道。
赵娟也在一旁附和:“殿下,刘先生所言极是。若不是齐扬在皇上面前有意隐瞒您的功绩,夸大您的过错,父皇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剥夺您的权力?您可别忘了,您岳父还在天牢之中,如今您威望渐失,身边可靠的势力越来越少,而齐扬却风头正盛,这日后的局势可对您大大不利啊。”
萧战本就因战败而心中憋屈,听了两人的话,心中对齐扬的不满渐渐转化为深深的憎恨。他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齐扬,我萧战待你不薄,你竟如此对我。若有机会,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齐扬和萧沐雪正为抵御五国联军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齐扬频繁往来于边境与京都之间,既要监督防御工事的建设进度,又要与朝中大臣商讨应对策略。而萧沐雪则在京都全力安抚百姓,组织生产,努力恢复国内经济。
在齐扬的精心布置下,边境的防御工事日益完善。高大坚固的城墙矗立在边境线上,壕沟纵横交错,拒马如林,让敌军难以轻易靠近。同时,齐扬还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突击队,以备不时之需。
“将军,按照您的吩咐,突击队已组建完毕,随时可投入战斗。”一名将领向齐扬汇报。
齐扬满意地点点头:“好,加强训练,务必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战术和技能。另外,情报工作也不能放松,密切关注五国联军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而萧沐雪在京都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她通过减免赋税、发放补贴等方式,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同时,大力扶持商业发展,举办各类集市,促进物资流通。在她的努力下,京都的经济逐渐复苏,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然而,就在齐扬和萧沐雪为国家殚精竭虑之时,萧战在刘锦严和赵娟的蛊惑下,心中的仇恨愈发浓烈,开始谋划着如何对付齐扬。
“刘先生,你可有什么办法能扳倒齐扬?只要能让他失势,本太子定会重重赏你。”萧战在太子府密室中,急切地询问刘锦严。
刘锦严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太子殿下,齐扬如今深得皇上信任,正面与他为敌恐难成功。我们可从他的政令入手,暗中煽动一些对新政不满的人,在民间制造混乱,然后将责任推到齐扬身上,让皇上对他产生不满。”
萧战听后,眼中一亮:“此计甚好。就按你说的办,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不能让父皇察觉是我们在背后搞鬼。”
于是,刘锦严开始在京都暗中活动。他找到一些因新政而利益受损的富商和地主,煽动他们的不满情绪。
“诸位,如今齐扬推行的这些新政,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实则是为了他自己的政绩。你们看看,你们的生意被限制,土地被征收,这日子还怎么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反抗。”刘锦严在一个秘密集会上,蛊惑众人。
这些富商和地主本就对齐扬的新政心怀不满,听了刘锦严的话,纷纷响应:“刘先生,您说该怎么办?我们都听您的。”
刘锦严见众人上钩,心中暗喜:“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在京都各处张贴告示,控诉齐扬的新政之害,煽动百姓闹事。只要事情闹大,皇上必然会追究齐扬的责任。”
很快,京都的大街小巷便出现了许多控诉齐扬新政的告示。百姓们看到这些告示后,议论纷纷,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开始对齐扬产生不满。更有甚者,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下,聚集在皇宫前请愿,要求废除齐扬推行的新政。
皇帝萧季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立刻召齐扬进宫问话。
“齐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民间会出现如此多控诉新政的告示?还聚众请愿,你可知这会动摇国本!”皇帝萧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地看着齐扬。
齐扬心中明白,这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他冷静地说道:“皇上,臣推行的新政皆是为了西楚国的长远发展,旨在增强国力,改善百姓生活。如今出现这种情况,定是有人故意煽动,企图破坏新政,扰乱朝纲。请皇上给臣一些时间,臣定会彻查此事,还新政一个清白。”
皇帝萧季看着齐扬,目光中既有怀疑,又有一丝期待:“好,朕就给你十天时间。若查不出幕后主使,平息不了这场风波,朕定不轻饶。”
齐扬领命后,立刻展开调查。他深知此事棘手,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程,更关乎西楚国的未来。而此时的萧战,躲在太子府中,密切关注着事情的发展,心中暗自得意,期待着齐扬身败名裂的那一天。
一场围绕着齐扬的阴谋与反阴谋的较量,在西楚国的朝堂与民间悄然展开,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
齐扬领命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组织亲信之人展开调查。他深知,此次事件背后之人必定谋划已久,行事谨慎,想要找出幕后主使并非易事。
齐扬先从张贴告示之人入手,通过对京都各个城门的排查以及对附近百姓的询问,终于找到了几个参与张贴告示的小喽啰。然而,这些人不过是被人雇佣的无名之辈,对背后主谋的身份一无所知。
“大人,我们真的不知道是谁指使的,只知道按照吩咐张贴这些告示,就能拿到一笔钱。”其中一个小喽啰战战兢兢地说道。
齐扬并未气馁,他从告示的内容和纸张材质入手,发现这些告示皆是出自同一家造纸坊。顺着这条线索,齐扬顺藤摸瓜,找到了为张贴告示之人提供纸张的中间人。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中间人终于吐露了一些关键信息:“大人饶命,小的只是负责传递消息和纸张,真正指使的人是刘锦严,他是太子府的门客,具体情况小的就不清楚了啊。”
齐扬得知是刘锦严后,心中一沉,他隐隐感觉到此事与萧战脱不了干系。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不能贸然行事。
齐扬继续深入调查,收集了刘锦严与那些富商、地主往来的信件,以及煽动众人闹事的证据。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齐扬进宫向皇帝萧季禀明一切。
“皇上,经过臣的调查,此次煽动百姓闹事、破坏新政之人正是太子府门客刘锦严。他受何人指使,臣虽无确凿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与太子殿下脱不了干系。”齐扬将证据呈给皇帝萧季。
皇帝萧季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愈发难看。他没想到,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关键时刻,自己的儿子竟然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
“齐扬,此事你暂且不要声张。朕会亲自处理。你继续做好防御联军和推行新政的事务,切不可因这些琐事而分心。”皇帝萧季沉思片刻后说道。
齐扬领命退下。而另一边,萧战还不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逐渐败露,依旧沉浸在即将扳倒齐扬的幻想之中。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西楚国的皇室内部悄然酝酿,萧战又将如何应对,西楚国的命运又会因此走向何方,一切都充满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