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黑龙江的诱惑

雅库茨克这块勒拿河畔的酷寒之地,即便在明朝的强盛时期,在永乐帝建立奴儿干都司时,大约也未入视野。[13]此前的元朝将之纳入岭北行省,应也缺少有效的管理经营。而俄廷从殖民者的报告与送来的珍贵皮张中发现其价值,不仅拨款巩固和扩建了城堡体系,还在1637年加大移民的力度,“向勒拿河迁移三百户人家和一百五十个姑娘,为的是给哥萨克成家”[14]。那是一片永恒的冻土,每年仅有几个月表层解冻,远道而来的俄国移民竟能从地上种出庄稼来,后来带人闯入黑龙江的哈巴罗夫,据说就曾是一个种粮能手。有了自产的粮食,雅库茨克就更加稳固,既是一个突前的据点和勘测站,又成为探察更多陌生领域的基地。抢掠新土地和貂皮等物吸引着哥萨克一往无前,探险者从这里奔向堪察加和阿拉斯加,也是在这里,他们听说了外兴安岭以南有一条通海的大河——黑龙江。

每到一地,哥萨克都喜欢用各种办法抓捕人质,尤其是当地的部落首领和族长,关押在城堡里,逼迫原住民降服和缴纳实物税,也讯问打探各种情报。一位被抓获的鄂温克头人告知“靠海地方有一条奇尔喀尔河,两岸住着许多定居的种田人。河的附近有山,山里出产银子”;几乎在同时,叶尼塞斯克的哥萨克“也开始流传有关马穆河两岸蕴藏着银矿的消息”[15]。所谓奇尔喀尔河、马穆河,指的应都是黑龙江。那时西伯利亚中部的哥萨克统归叶尼塞斯克督军管辖,莫斯克维京受命带领三十名哥萨克从勒拿河出发,转入阿尔丹河、马亚河、尤多马河,穿越朱格朱尔山,抵达鄂霍次克海岸,在乌利亚河畔建立了过冬营地。一切都是老模式,莫斯克维京留下十人看守营地,率二十人乘船出海,贴岸向北侦察,不太远即见鄂霍塔河入海口,驶入后逼迫原住民纳税。那里生活着狩猎的鄂温克人,奋起反抗,打死了九名入侵者。莫斯克维京见势不好,赶紧撤回乌利亚营地,蛰伏了一个冬天。熬到1639年春,莫斯克维京帮伙的粮食已尽,迫不及待出海向南,至善塔尔群岛见岛上人多,不敢登岸,在稍北一个小河口驶入,从抓到的鄂温克人口中,得知了更多有关黑龙江的信息。[16]

也就在这一年,俄廷宣布增设独立的雅库茨克督军区(起初叫勒拿斯克),戈洛文和格列波夫被任命为督军,带领从托博尔斯克等处调集的三百二十名哥萨克赶到,随即四处侦察和劫掠。尽管此处已有了畜牧和耕种的移民,有了盐业等,而殖民当局最主要的收入,还是向原住民征收貂鼠皮,不给就抢,在人烟稀疏的极北之地可以说畅行无阻。他们也很重视尤列夫先前的北行路线,派出三十名哥萨克沿勒拿河北上,至北冰洋向东,在因纳河河口下航,向生活在那里的通古斯部落征收了六捆貂皮,再转入因迪吉尔卡河,探察新的地域。[17]莫斯克维京返回,详细报告所听到的黑龙江方位,两岸的富庶以及山上的银矿,并呈上抢掠到的银环和铜锅,还有一批貂皮。

由叶尼塞斯克直接派出的另外一伙哥萨克三四十人,由佩尔菲利耶夫带领,从奥廖克敏斯克出发,沿着勒拿河支流维季姆河上行。他们在穆亚河口附近抓获一个通古斯人,向他的部落勒索到七十四张貂皮,并得知沿河南行约一个月水程,可到达斡尔首领巴托加的地盘,“那里有各种牲畜,貂皮也很多,也有银器”;再往前不远就是黑龙江,沿岸为达斡尔头人拉德凯(又作拉夫凯)的领地,“附近山中有银矿”,“拉德凯等从该银矿中提炼白银”,“他们用白银换取貂皮,而中国人则在石勒喀河上用绸缎和各种商品购买他们的貂皮”。[18]维季姆河直通外贝加尔地域,与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很接近。1640年春,佩尔菲利耶夫继续沿该河南下,再转入齐皮里河,行至一个大石滩,道路难行,加上粮食不足,方才返回。

没有读到莫斯克维京与戈洛文督军会见的记载,大约是在路上错开了,他们直接返回叶尼塞斯克。而佩尔菲利耶夫则在当年7月27日与戈洛文等在通古斯卡河相遇,报告了了解到的情况。戈洛文等极为重视,甫一抵任,即组派人马展开对黑龙江的探察。他们是那样地迫不及待,1641年1月,即命十名哥萨克在隆冬时节乘雪橇出发,这是一次侦察行动,重点是打听黑龙江与银矿的消息,顺便也收缴了“两张猞猁皮、三张带肚脐和尾巴的貂皮”[19]。在这个小分队回来后,文书官巴赫捷亚罗夫奉命带领哥萨克、通事(即翻译),以及佩尔菲利耶夫抓的人质,配备火枪和铜炮,沿维季姆河南下,前往黑龙江。据《雅库茨克档案抄件》手稿,戈洛文的指令是:先到佩尔菲利耶夫去年抵达之处,再抓两三名通古斯贵人,询问黑龙江居民及矿产情况;然后派员到黑龙江畔巴托加、拉德凯酋长处,趁机抓获或诱捕若干贵人,逼迫他们归顺。这位文书官似乎能力欠缺,折腾了好几个月,也没有弄清楚黑龙江在哪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