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 冰镇“腊八”

设计教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实验小学 王佳丽

指导教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姚瑜洁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2+15分钟(2分钟预备时间)

【活动背景】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纲要》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小学高年级学生要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

本班学生对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比较熟悉,对这些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了解得比较多,但对于“腊八节”却知之甚少,除了喝粥这一习俗,其他基本就一无所知了。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有吃冰的习俗。

2.了解古人在腊八节吃冰这一习俗的由来和人们通过这一习俗寄托的美好愿望。

3.感受古人在腊八节吃冰这一传统习俗,理解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通过在腊八节吃冰来祈求身体健康,能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习俗。

【活动准备】

1.收集资料和制作视频。

2.制作课件、板贴、辩论赛正反方队名卡。

【活动过程】

一、“冰镇腊八”很神奇

出示PPT:窗外北风呼啸、白雪皑皑,屋里八宝粥热气腾腾、香味诱人的图片。

1.师:同学们,在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的冬天,当你看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八宝粥时,你会想到什么节日?

生:我会想到腊八节。

2.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腊八节有吃八宝粥的习俗。

3.师:是啊!八宝粥又称腊八粥,“腊八到,粥飘香”,腊八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煮上一锅腊八粥,借以祭祀神灵,庆祝丰收。阳阳和南南两位同学也在过腊八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不是在喝腊八粥呢?

播放音频《阳阳的疑惑》:南南拿着一大块冰,正大口大口地咬着吃,阳阳看到了,大吃一惊。

阳阳:“南南,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在吃冰呢?”

南南:“吃冰是腊八节的习俗呀!”

4.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腊八吃冰的习俗?

生:没有听说过。

5.师:在我国部分地区,确实有腊八吃冰的习俗,你们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南南的好朋友阳阳也很好奇,让我们一起跟阳阳去了解一下腊八吃冰的由来吧!

播放视频《冰镇腊八1》:它,即是传统的节日“腊八节”,说到腊八节的习俗,相信不少人只知道腊八粥,其实腊八节的习俗多多,今天就要和大家介绍一下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以后,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6.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农民觉得这是好兆头。

生2:据说腊八吃冰能治百病。

生3:据说吃了腊八的冰,不会拉肚子。

7.师:人们相信“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腊八的冰,吃死不肚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冰镇腊八可就真神奇了。

板贴:冰镇“腊八”

设计意图: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但几乎都不知道“腊八吃冰”的习俗,从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喝腊八粥引入吃腊八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腊八吃冰的由来》,了解了这个习俗的由来和寓意,从而为下面的正反辩论做了铺垫。

(二)腊八吃冰有讲究

播放音频《冰镇腊八》。

南南:“现在你知道了吧!腊八吃冰可是有很多好处的呀!不仅能使农民伯伯来年大丰收,而且还能包治百病呢!”

阳阳:“南南,我觉得你说得不对,妈妈一直对我说,夏天不能多吃冷饮,吃多了会肚子疼的,更何况是冬天呢!”

南南:“这个习俗已经流传几百年了,说明它是有道理的。”

阳阳:“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所以没办法验证流传的习俗对不对,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肯定能验证,不对的就不能继承!”

1.师:南南和阳阳谁也不能说服谁,同学们,你们赞同南南的观点还是阳阳的呢?现在请每个小组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观点是我们要传承“腊八吃冰”的习俗;反方观点是我们不要传承“腊八吃冰”的习俗。5分钟时间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正方和反方各一名同学上台,我们开展一场小小的辩论赛。

出示PPT:“腊八吃冰”习俗传承辩论赛。

规则:(1)每个小组分成正反两方,组内5分钟辩论。

(2)推选出2位代表参加班级的辩论赛。

2.师:现在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正方为“南南队”,站在我的左面;反方为“阳阳队”,站在我的右面。先请正方陈述观点并阐述理由,然后由反方陈述观点并阐述理由。

正方1:我们队认为,要传承“腊八吃冰”的习俗,因为正像“瑞雪兆丰年”一样,腊八结冰,说明天气很冷,这样能杀死害虫,对庄稼的生长有利。

反方1:我们队认为,不要传承“腊八吃冰”的习俗,因为天冷结冰,虽然能杀死害虫,对庄稼有利,但不一定对人的身体有利呀!

正方2:我觉得腊八吃冰也许能治病,人的体内也有细菌和病毒呀,吃冰也有可能会消灭它们。这个习俗流传几百年了,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我们不传承这个习俗,那么它就会消失。以后传统习俗不就越来越少了吗?

反方2:我觉得腊八吃冰不能治百病,古代医学不发达,吃冰治百病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没有科学的依据,我们不需要传承这个习俗。

反方3:我也赞同不要传承腊八吃冰的习俗,因为如果传承了,那么人们都在大冬天吃冰不是会使得很多人生病吗?比如拉肚子、感冒等。

正方3:我不赞同你的意见,因为腊八吃冰只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并不是说让你吃很多的冰,只要吃一点点冰对人体应该没有影响的。

正方4:腊八吃冰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让我们还知道有这个习俗,那就说明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比如我们元宵节要吃元宵一样,都有着寓意。

反方4:我并不是这样觉得的,在大冬天吃冰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吗?我们平时在冬天吃冷饮都会被家长制止,更不用说吃冰了!谁知道冰里面有没有细菌。

反方5:是呀,现在环境污染那么严重,冬天的冰里面可能蕴含了成千上万的细菌,实在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正方5:如果这么说的话,其实我们的手上也有很多细菌,可是我们不是有时候也直接用手拿食物吗?传承腊八吃冰的习俗,重点不是吃冰,而是古人在腊八吃冰上体现出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古人要在腊八吃冰。

3.师:“南南队”和“阳阳队”的正反双方辩论得很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视频《冰镇腊八2》。

嘉宾1:因为我出生在青海嘛。我小的时候好像听祖辈的人说过,说腊八节这天吃冰,未来一整年都不会肚子疼。

主持人:我觉得这是两个字:胡说。吃完冰之后肚子多疼啊,好凉,又凉又疼。

嘉宾1:是,我觉得这可能不是养生,是伤身体,对呀。

嘉宾2:我们可以这样来讲,就是一种锻炼,就是一种锻炼和提防。你说平常我们来提倡人们的一个保健行为,说要用冷水洗脸,对不对,说你冷水洗脸,甚至有些人说你要冷水洗洗鼻子,那为什么呢?实际上如果你从寒冷的角度来讲,肯定冷水洗脸不好,但是我们人体的组织,我们人体的气血其实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在适合的在能够承受的这个程度以内,你给它一点不良的刺激,对它有锻炼的作用。我们说冰,吃冰,那么到冬天,因为我们到腊八节这个天寒地冻,都进入到了寒冷的时期了,人的食物、人的胃肠接触寒冷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了,那么如果你的抵抗力弱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寒气入腹,产生疼痛,这样的腹痛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在有意识的,在可控制的量的情况下面,我们给它一点刺激,给它锻炼一下,这个自然等到下次,再接触凉的寒气,接触冷的东西的时候,就有抵抗力了,有耐受力了,有承受力了,所以就不会肚子疼了。

主持人:而且我发现您说完之后,我就把这事儿想通了,一方面提高我们自身,对于抵抗寒冷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我想起来了,反正一到了年根儿底,各种各样的聚会特多:今天火锅,明天酱肘子,后天我们再来一顿烧烤,总之聚会一多,人说实话真是吃不消,而且上火,好像吃一点冰会舒服一些。

嘉宾3:有可能。因为你看,我确实看到有些人,胃肠热的人,其实在胃和肠道里都是处于一种热的状态。那么这种热的状态,我们用传统的方法,很有可能大家不理解。你中医说热的状态是什么状态。其实在这时候,他的局部的血管都是处于扩张的这种状态,都是处于充血的的这样一种状态,所以就比较热,你在这种时候,你用这个凉的一吃,血管一收缩,这个充血状态一改变,就觉得很舒服了,D:吃这冰,其实有一定程度是为了降火的。那我们不吃这个冰,能不能靠点儿别的这种食材来降降火,我这我可吃不了吃完肚子肯定疼。

嘉宾2:虽然吃冰有一点点临时的、及时的、短暂的降火的作用,但实际上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寻求其他的方法。

4.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了吧,专家告诉我们腊八冰不能包治百病,但能起到润燥、降火的功效。

板书:不能包治百病

5.师:同学们,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虽然腊八吃冰不能治百病,但是它的存在还是有一定含义的,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腊八吃冰存在的原因。

播放视频《冰镇腊八3》。

当地百姓:北六堡的冰山每年都是从腊八开始做,从初一到初八,到初八凌晨四点把冰山翻转。做的时候是头朝下,翻转以后就披红挂彩。

拍客:咱们这个习俗流传多少年了?

当地百姓:已经流传两三百年了,人们就抢吃这个冰。

6.生:我知道了,腊八吃冰之所以被传承下来,是因为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7.师:同学们,如果你们现在能吃到腊八冰,你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生1:2020年的春节,我们国家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很多人被传染,甚至失去了生命。我的愿望就是我们一起打赢这场阻击战!

生2:是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希望我们万众一心,早点儿消灭病毒!

生3:我的愿望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再食用和捕杀野生动物了。

8.师:同学们的愿望也是老师的愿望,我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板书:蕴含美好愿望

9.师:同学们,腊八吃冰的习俗之所以持续至今,除了蕴含着美好的愿望外,关键在于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紧密相关。古代劳动人民希望来年收成好,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因而吃冰的习俗其实蕴含着他们对生活和健康的美好愿望。专家也告诉我们,腊八吃冰尽管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包治百病,不能多吃,而且要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对于腊八节吃冰的习俗,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有选择性地接受并传承。继承和发扬积极、合理的方面,抛弃和否定消极、错误的方面,这就是“扬弃”。

板书:辩证看待习俗 做到合理扬弃

设计意图:学生对腊八吃冰这个习俗肯定有争议,到底这个习俗是否有科学道理,今天我们是否要认同并传承呢?我借“南南”和“阳阳”的争论引出这个问题,然后以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通过医生的介绍,使学生们理解和感悟,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在腊八节吃冰来祈求身体健康,要学会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习俗。

【板书设计】

【点评】

选题独居匠心

主题教育课的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既要创新不落于俗套,又要有教育意义,王佳丽老师的选题就独具匠心。

1.选题角度新颖

王老师没有选取大家都熟悉的喝腊八粥的习俗,而是选取了鲜为人知的吃腊八冰这一习俗。选材角度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

2.提升选题立意

王老师不仅选择了独特的又鲜为人知的腊八吃冰的习俗作为活动课的内容,更是不单单将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放在低层次的只要知道腊八吃冰这个习俗上,而是具有深层次的思考,带领学生挖掘腊八吃冰这个习俗的内涵,多形式地一起探讨腊八吃冰这个习俗是否具有传承的必要性,是否具有科学性,最后跟学生智慧冲撞,围绕“怎么样”传承腊八吃冰,得出了辩证看待、合理扬弃的结论,升华了整堂活动课的立意,使学生既理解在古代吃腊八冰这个习俗存在的合理性,又明白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习俗。

上海市上南实验小学教科研主任 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