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统文化主题教育49课
- 姚瑜洁
- 5053字
- 2025-03-31 19:47:45
第2课 九九重阳 “微孝”每一天
【活动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2+35分钟(2分钟预备时间)
【活动背景】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日。除夕和清明节是固定的节假日,因此学生们比较了解,但学生们对重阳节的了解就比较少了。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如何让孩子们学会敬老、爱老,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据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关心身边老人的日常生活、很少主动与家中长辈聊天的现象,一些学生尊重孝敬老人的观念淡薄,缺少关爱长辈的传统美德。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以及重阳节的习俗:吃重阳糕、登高望远、饮菊花酒、游玩赏菊、遍插茱萸。
2.知晓重阳节就是老人的节日,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3.尝试从小事着眼,做力所能及的事,日日践孝,尊重长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创“孝行棋”、板贴。
【活动过程】
一、节日名称大讨论
1.师:今天,阳阳和妈妈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看,他们在玩猜节日的游戏呢!
播放视频《妈妈引入诗画》。
妈妈:阳阳,今天是一个节日,妈妈考考你,你能通过这幅诗画猜出这个节日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阳阳:嗯……不知道。
2.师:谁来帮帮阳阳?
生:我知道,它是重阳节。
3.师:那你知道重阳节的具体时间吗?
生:农历的九月初九。
4.师:解决了阳阳的难题,听,阳阳妈妈正在表扬你们呢!
播放音频: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那你们知道重阳节的由来吗?
生:不知道。
5.师:今天,我们就要跟随阳阳和妈妈走进九九重阳节,去探寻重阳节背后的意义。
板贴:九九重阳
设计意图:学生们对于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不陌生,这里由古诗引入,学生们能感受到重阳节的历史源远流长。课堂上由教师设计的人物阳阳和他妈妈的到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由来习俗大揭秘
播放视频《桓景避灾》。
重阳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的重阳节。你们知道吗?重阳节还有一个很神奇的传说呢!

从前,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每天都会领着村民辛勤劳作,百姓的生活幸福快乐。村庄附近有个瘟魔,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他总是出来祸害村庄的百姓,人们痛恨他,却拿他没办法。这天,又是九月初九,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现大块大块的阴云,可怕的瘟魔又来了。瘟魔恶狠狠地向村庄呼呼地大口吐着黑气,黑气很快笼罩了整个村庄,可怜的村民闻到气味,便瘫倒在地。
过了不久,桓景醒来,发现躺在自己身边的父母已经没了呼吸。为了除去瘟魔,勇敢的桓景决定去仙山拜师学仙术。一路上,他的鞋子被磨破了,衣服也变得破烂,他一直鼓励着自己,我不会放弃的。
终于,桓景艰难地爬完三千多级台阶,他跪倒在仙山顶上大口地喘着粗气。道长非常感动,收他为徒,并送给他降妖宝剑。桓景每天都特别刻苦地练习仙术,早上天不亮,他就起床了。他握紧双拳,左右挥打,月光下,桓景“唰唰”地舞着剑。经过苦练,桓景终于练就了非凡的本领。道长拍着桓景的肩膀说:“桓景啊,明天就是九月初九了,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可要为民除害啊!”道长送给他茱萸叶和菊花酒,桓景跪拜道长,感激地说道:“道长,真的谢谢您。”
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回到了村庄,他把村民召集到村中央,给村民每人分茱萸叶和菊花酒,说道:“乡亲们,瘟魔来时,大家就拿出这些,我们来一起降服瘟魔。”就在这时,只听“嗡嗡嗡”几声怪叫,瘟魔从黑云里冒了出来,瘟魔冲向村庄,突然闻到菊花酒和茱萸叶的味道,便“啊啊啊”地狂叫起来,歪歪倒倒地往后退。桓景“嗖”地挥出降妖宝剑,冲着瘟魔大喊:“瘟魔,你年年出来害人,今天我可要好好教训你!”说着,桓景跳起来,挥出宝剑,一下子刺中了瘟魔的胸膛。瘟魔“嗷嗷嗷”地叫了几声,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乡亲们冲上来,欢呼着:“桓景,你真勇敢,谢谢你救了我们。”
1.师:看了视频,谁能来说说重阳节的由来呢?
生:桓景为了替父母和乡亲们报仇,刺死了瘟魔,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九月初九。
2.师:为了纪念桓景打败瘟魔,救了村民,也为父母报了仇,从此就有了重阳节。因此,重阳节的习俗都和辟邪、求平安有关,谁来找一找图片中哪些是重阳节的习俗呢?

生:吃重阳糕。
板贴:吃重阳糕
播放音频:答对了,你可真棒!
4.师:为什么要在重阳节吃糕呢?让我们听听阳阳妈妈的介绍吧!
播放音频《吃重阳糕缘由》:重阳节吃糕,就是为了祝愿老人高寿。人们会在糕上放上红枣、红绿萝卜丝、核桃等。
5.师:还有谁也找到了?
生:我找到了赏菊游玩、佩戴茱萸、登高望远、饮菊花酒。
板贴:赏菊游玩、佩戴茱萸、登高望远、饮菊花酒
播放音频:答对了,你可真棒!
6.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吗?
生:不知道。
7.师:博学多才的阳阳妈妈正等着给大家介绍呢!请大家仔细听!
播放音频《介绍重阳习俗来历》:登山就是强身健体的过程,就是为了驱邪避凶,健康长寿。菊花酒被视为吉祥酒,人们在重阳节这天喝下,就能去灾祸、得福气。茱萸味香浓,是一味驱虫祛湿的中药,人们插满茱萸是为了寻求身体健康。菊花是我国的名花,有吉祥长寿的寓意,被人们看作有蓬勃生命力的象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可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大家以游戏的形式找到了重阳节的习俗,气氛轻松活跃,在你我互助中找到答案,配上趣味十足的表扬语、轻松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三、重阳意义大探索
播放音频《现代重阳节》:原来重阳节有这么多的风俗习惯啊!可是现在过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不这样做了呀!是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重阳节的习俗都被遗忘了,但在重阳节这一天,为老人们送上一块重阳糕的习俗至今未变。
1.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为老人送上一块重阳糕吗?
生:因为重阳节就是敬老节啊!
2.师:重阳节为什么会成为敬老节呢?让我们一起听听阳阳妈妈的介绍吧!
播放音频《重阳与敬老》:九九重阳,因为与“九”同音,“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九”又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人们把重阳节看作吉祥、长寿的节日。因此,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让传统民族节日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3.师:谁来做小小讲解员:说说重阳节为什么是敬老节。
生:因为“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还有长久、长寿的意思,人们都把重阳节看作吉祥、长寿的节日,我们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4.师:那是不是只有重阳节才尊重老人呢?
生:不是,每一天我们都要尊重老人。
5.师:你们说得真好!尊敬老人,我们要日日践行,从小事做起,“微孝”每一天。
板贴:“微孝”每一天
四、“微孝”行动大践行
播放音频:从生活上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这就是“微孝”之心。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在生活上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一)孝心微调查
1.师:看,阳阳妈妈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孝心调查表”!

2.师: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我知道爷爷的生日是10月24日。
3.师:你可真棒,让老师为你点亮一颗爱心。
4.师:从今天的得情况,你感受到了些什么?
生:点亮的爱心很少,说明我们不了解他们。
5.师:说得真好,既然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今天回去之后准备怎么做呢?
生1:我要去问问奶奶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什么。
生2:我要去叫外公称体重。
6.师:如果大家都能关注这些小事,说到做到,一周后的得情况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变。
设计意图:孝心微调查,老师起初设计的问题比较笼统,对学生的回答无法判定真假。于是,我们就转变思路,聚焦学生生活中比较容易忽视的4个问题。通过PPT制作,点亮“微孝”心。通过一颗颗红心被点亮,学生们的触动是很大的。这一环节很好地引导学生明确关心老人的行为要践行在每一天。
(二)孝行显真情
播放音频《日常敬老怎么做》: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更要在行动上体贴他们。你们有没有做过孝敬长辈的事呢?
阳阳:我做过!我做过!爷爷奶奶做家务累了,我会给他们揉揉肩膀、敲敲背。
1.师:小朋友们,你们做过哪些孝敬长辈的事?
生1:我帮奶奶洗过脚。
生2:我帮爷爷剪过指甲。
生3:我为奶奶染过头发。
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大家看,这些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情境一:丁丁想吃糖醋小排,可是奶奶腰疼,没去菜场买菜,丁丁放学回家没吃到糖醋小排,便大哭起来。
生1:丁丁做得不对,看到没有小排,那就不吃呗,不能大哭大闹。
生2:丁丁回家不该就看有没有糖醋小排,应该先看看奶奶。
生3:看见奶奶不舒服,还大哭大闹,真是没有孝心。
3.师:丁丁做得不对,那我们再来看看美美是怎么做的?
情境二:由于昨晚看电视太晚才去睡觉,今天早上起不来,上学迟到了。美美在上学路上就和奶奶闹别扭,一直责怪奶奶没有及时叫她起床。
生1:迟到应该怪自己,不能把问题怪在奶奶身上。
生2:对奶奶发脾气是不对的。
生3:奶奶完全可以不管她的,她还反过来怪奶奶,真是不应该。
4.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阳阳妈妈为大家竖起了大拇指。这说明大家都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哪些行为是该做的。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孝心天使”,给爷爷奶奶更多的爱。
(三)游戏悟孝行
1.师:看,阳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孝行棋”,让我们在玩中学“孝”,争得“孝星章”吧!先来看看玩孝行棋的游戏规则吧!
出示PPT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棋盘内容完成游戏。(2)小组成员轮流掷骰子使棋子前进至终点。(3)到达终点后由组长颁发“孝星章”。

2.师:这么多同学都得了“孝星章”,那么你能谈谈玩过“孝行棋”之后的感受吗?
生:我们小组一直掷骰子到前进格,所以我们很快就到终点了。
3.师:“孝行棋”告诉你做到哪些可以向前进呢?
生1:不给长辈添麻烦。
生2:记得长辈的生日。
4.师:原来是这样,那你们结合“孝行棋”说说自己以后会怎么孝敬老人?
生1: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多多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要不理睬他们。
生2:我要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生3:我们去旅行的时候,叫爸爸妈妈把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带上,让他们也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4:我要每天抱一抱爷爷奶奶,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5.师:你们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大红枣,赠送你一颗大花生,快去装饰黑板上的重阳糕吧!
五、总结
播放音频《喜得“孝星章”》。
阳阳:妈妈,你看,我也争得了“孝星章”。
妈妈:妈妈希望你能“微孝”每一天,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1.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和阳阳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重阳节。看,这就是装满你们心意和祝福的重阳糕,希望你们把孝心和孝行带回家,陪伴爷爷奶奶度过温馨快乐、幸福安详的晚年。
设计意图:“孝行棋”“孝星章”更增添了课堂的趣味,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孝”。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仔细阅读棋盘内容,前进后退间,明白如何尽孝,如何修正自己不正确的行为。在佩戴“孝星章”时,再请学生们谈感受,水到渠成。“孝行棋”打开了学生们尽孝的思路,也指出了日常的不足,用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板书设计】

【点评】
“棋”乐无穷
乔静老师执教的《九九重阳“微孝”每一天》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满足学生兴趣,独具匠心的“孝行棋”把社会道德规范具体细化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更触动学生们的心灵,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明确日后要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尊重和关心长辈,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棋盘内容新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就是教育”。乔静老师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孝行棋”,巧妙地把“微孝行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对爷爷奶奶大吼大叫”“经常向爷爷讨要零花钱”等日常的行为重现在棋盘上,通过后退的惩罚形式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把“陪老人过重阳节”“教老人拍抖音”等表达孝心的方法,以奖励的方式呈现在棋盘上,学生们在前进、后退中思考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收获了践行孝心的好方法。
2.游戏规则巧
“孝行棋”的规则设计是以小组为单位,一颗棋子,小组成员轮流掷骰子前进。学生们相互合作,你掷骰子,我读棋盘内容,队员之间合作默契,才能尽快到达终点。棋子到达终点后,全组成员即可获得“孝星章”。
3.游戏过程趣
乔静老师很好地利用游戏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随着棋子的前进、后退,他们在游戏里畅抒己见。游戏结束后,学生们充分自主地思考,回忆自己以前的行为,想想确有差距,你一言我一语,在实践中悟出了真谛。这正是主题教育课知行合一、切实落地的典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港小学德育主任 顾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