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秋天的黄池之会结束了,鲁哀公与子服景伯也回到了曲阜。消息很快传来,越国趁吴王夫差在黄池争当诸侯霸主、吴国内部空虚之机,袭击了吴国都城,烧毁了姑苏台,还俘虏了吴国太子友。鲁国君臣这下松了一口气,觉得吴国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再拉着鲁国征伐了,洙水河畔、曲阜城内一片太平景象。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正月,鲁国君臣浩浩荡荡从都城曲阜向西出发,来到大野泽,举行了迎新春大田猎活动,连已过古稀之年的孔子都以“国老”的身份受邀参加了这一盛事。
大野泽内,阳光暖暖地照在大片的森林之上,湖水闪耀着粼粼的波光。孔子端坐在野外搭起的帐篷之外,悠闲地晒着太阳。回到鲁国的这几年,他虽潜心著书授徒,但是经常郁郁寡欢。四年前夫人亓官氏去世了,两年前自己唯一的儿子孔鲤也离开了他,去年最喜爱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这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使得夫子的精神大不如前了。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之首,比孔子小三十八岁,极富学问,与孔子情同父子。在回到鲁国后一直协助孔夫子讲学和整理典籍,呕心沥血,劳累过度,以至于三十一岁盛年而亡。孔子对于颜回的离世伤痛不已,感叹“天丧予!天丧予!”
孔子思念妻儿和爱徒,带着悲情陷入冥想。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鲁国虞人(掌管国君田猎和山林水泽物产的官员)前来拜见,向孔子施礼后说道:“启禀国老,田猎之时,叔孙氏驾车人子锄商捕获一头怪兽,众人不识。司马大人(叔孙州仇)以为不祥之兽,赐予小人。素闻国老学识渊博,能识万物,小人将它带来,请国老一辨。”说完搀扶着孔子来到怪兽面前。
这只怪兽牛尾、马蹄,麇身,头上长有肉角,可惜已经死了。孔子的思绪还没有从想念夫人亓官氏、儿子孔鲤、爱徒颜回的悲伤中完全走出来,看到这头怪兽后,更是悲从心中来,泪水顿时从他苍老的面颊流了下来,他对虞人和围观的众人说:“此乃仁兽麒麟也!麒麟乃奇珍神兽,麒麟现世,天下吉祥!可惜此麒麟已死,实不祥也!”说完忙命弟子们将麒麟就地埋葬,并为它建“麒麟冢”。祥兽现身,却被不识之人捕杀,孔子怎能不痛心?相传孔子生前,就有麒麟在孔子家居住的阙里出现。孔子一生奔波,讲学授徒,周游列国,欲施展抱负、恢复周礼,此时正在编写《春秋》,亲遇麒麟之死,痛苦道:“麟出而死,吾道穷也!”孔子回到曲阜后从此不再著书,也不再授徒,后世有孔子“遇麟绝笔”之说,即来源于此。
孔子在麒麟冢前抚琴作歌道:“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何来求?麟兮!麟兮!我心忧!”意思是说,尧帝在世之时乃太平盛世,麒麟、凤凰等奇珍异兽游于世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保护。如今天下纷乱,诸侯征战,麒麟来得真不是时候,怎能不让人心忧?
刚过了一年,鲁哀公十五年,命运又给了孔子再一次沉重的打击。跟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弟子,也是孔子最亲密的朋友子路(仲由)在卫国内乱中被杀害了。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最早的学生之一。他武艺高强,为人坦诚直率,一直在老师身边充当护卫的角色。他在鲁国曾任季氏家宰,跟随老师在卫国时曾被任命为蒲邑大夫。子路办事能力强,孔子曾把子路和冉有一同列为政事方面的突出人才。就在鲁国西狩获麟的这一年(鲁哀公十四年),卫国正卿孔悝邀请子路前往卫国,担任孔悝邑宰。孔悝是孔文子的儿子,母亲孔姬正是卫国前太子蒯聩的姐姐,孔悝是蒯聩的外甥。孔文子去世后,孔悝的母亲与家仆浑良夫私通,她派相好的家仆浑良夫去戚城看望蒯聩,蒯聩请浑良夫劝说姐姐孔姬帮助自己夺取国君之位,并向浑良夫许诺:如果能助我登上君位,服冕(穿大夫服装)、乘轩(坐大夫车驾)、免死罪三次;准许与家姐成婚。浑良夫喜出望外,当场答应,还和蒯聩进行了盟誓。
浑良夫回到都城帝丘,把蒯聩的承诺盟誓告诉了孔姬,孔姬是蒯聩的姐姐,现在的国君是蒯聩之子、自己的侄子,其实他们父子谁当国君无所谓,但弟弟蒯聩承诺自己可以和浑良夫成婚,这确实对她有吸引力。孔姬让浑良夫偷偷把蒯聩和几名身手不凡的护卫接到了都城帝丘,住在儿子孔悝的菜园子里。天黑以后,浑良夫和蒯聩一行人用头巾遮住脸,寺人罗为他们驾车,来到孔悝府邸。孔府家宰栾宁盘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说是姻戚家的侍妾,应夫人孔姬的邀请前来拜见。孔悝担任卫国正卿,母亲孔姬要他与蒯聩盟誓,并召集群臣,帮助蒯聩发动政变,夺取国君之位。孔悝不愿意帮助舅舅蒯聩,躲进了茅厕里,母亲孔姬手持长戈、蒯聩率领五名身穿皮甲的武士,把孔悝从茅厕里拽了出来,强迫他进行盟誓。
家宰栾宁正要吃烤肉,肉还没烤熟,就听说了此事。他马上派人去通知正在孔氏采邑平阳驻守的邑宰子路前来救难,又命家仆孔获驾车载着他直奔王宫报信,一路上栾宁仍在大口喝酒吃肉,接上毫无提防的卫出公后,他们直奔鲁国而去。
子路接到孔府家仆报信后,立刻带上几名随从赶到都城帝丘,但城门已经关闭,此时恰好遇见从城内逃出来的高柴,高柴也是孔子的学生,是子路的师弟,在卫国担任大夫之职。他劝子路还是不要进去了,以免白白送死。子路豪爽讲义气,凛然答道:“吃人家的俸禄,就不应逃避人家的祸难!”说完便趁着有使者出城的机会,冲进了帝丘城内。来到孔府之后,子路看到蒯聩带领甲士和孔姬、浑良夫一起,胁迫着正卿孔悝站在搭起的高台之上,便知道孔悝是被逼着盟誓参与政变了,必须想办法救出家主孔悝。他一边对蒯聩说:“太子哪里用得着孔悝作帮手?你即使杀了他,也会有别人继续反对你的!”一边命人在台下放火,想趁乱救出孔悝。蒯聩忙命两名武士石乞、盂黡跑下台来与子路搏斗,子路来得匆忙,没有穿戴甲胄,被戈击中,帽带也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帽不能掉。”系紧帽带而死,他的尸体被蒯聩的甲士剁得稀烂。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动乱的消息后叹道:“高柴还可以安全回来,仲由一定牺牲了!”待当真听到学生子路惨死的消息时,孔子悲痛不已,他在正室的前庭为子路痛哭,有卫国使者前来吊唁子路,孔子就以丧主的身份答拜。哭完之后,孔子向使者询问情况,使者说:“仲由被做成肉酱了!”孔子就立刻命弟子们把准备食用的肉酱倒掉。
一连串的打击终于使孔子病倒了,他昏昏沉沉地躺在病榻之上,恍惚梦见自己坐在堂前的两根大柱子之间祭奠什么。早晨醒来,他强撑着病体,两手强拖着拐杖,挣扎着挪步到门前,口中哼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泰山就这样崩塌了吗?栋梁就这样摧折了吗?哲人就这样凋谢了吗?”)
前来看望老师的子贡听到孔子哼唱的这首歌,忙陪坐在老师的旁边,他看到孔子目光呆滞、神情凄苦地对他说:“赐(子贡名端木赐)啊,你怎么才来啊!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世人都不能遵循我的治世理想。夏人死后停棺在东阶,周人死后停棺在西阶,殷人则停棺于两柱之间。昨夜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我就是殷人之后啊!我大概要死了!”
七天之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五年)四月十一日,孔子溘然长逝,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岸边。鲁哀公听到孔子去世的消息,感叹不已,亲笔写下了一段悼辞:“上天不善,不肯留下国老襄助孤独的寡人坐在这国君的位子上,让寡人孤零零地忧愁成病。呜呼哀哉!尼父(指孔子),寡人失去了律己的榜样!”
悲痛欲绝的子贡看到鲁哀公的悼辞,难掩心中不平,他并不稀罕国君写给老师的诔文,心中对于老师在鲁国不能得到重用而被迫颠沛流离于诸侯各国耿耿于怀,愤愤地说:“老师生前不重用,老师死后写悼辞有何用!这国君恐怕不能在鲁国善终吧!”孔子去世后,不少弟子都为老师守墓三年,只有子贡为老师守墓六年。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鲁哀公十六年),享年七十三岁。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中国文化史中无人能望其项背,被称为“圣人”。孔子去世十年之后,公元前469年,古希腊哲学的鼻祖苏格拉底降生在爱琴海畔的雅典,那时希腊各城邦与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波斯帝国之间的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年--公元前449年),同样生于忧患的两位哲人各自引领了东西方文化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