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肿瘤患者食疗的原则

饮食治疗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食疗与药疗,它们相互依存与补充,共同发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素有“医食同源”的说法,从神农尝百草,到《备急千金要方》的“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之说,我们可以从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人们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通过亲身尝试,了解某些食物可作为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某些食物有“毒”性,只能作为药物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饮食营养合理,选用食物得当,重视饮食保健,是完全可以预防、减少和对抗癌症的。利用天然食物进行防癌抗癌的食物疗法,在癌症防治中是可取的。因此,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疗法也越来越重视,普遍把食疗运用于防治疾病和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以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体质康复,收到了不可忽视的效果,也充实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但在局部浸润性生长,破坏正常组织器官,而且在生长过程中消耗了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发现肿瘤后,在治疗的同时,更应注意饮食及营养这个问题。

(一)肿瘤患者食物的选择

1.避免食用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

如含有多量亚硝酸盐的食物(如腌制品、烟熏制品、霉变的腐败不新鲜的食物),以及一些食品附加剂、农药污染的食物等。癌症患者应绝对禁忌烟、酒,少食辛燥生冷、油腻肥甘食品。对于可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导致旧病复发的食物,如虾、蟹之类,也应少食。

2.注意食物营养

应进食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足够营养素以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支持抗肿瘤的治疗。摄取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高饱和脂肪饮食除外)的食物,根据所患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营养食品,如维生素C与食管癌、胃癌,维生素A与膀胱癌,植物纤维素与大肠癌之间均有一定关系。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三餐不时,或进食过烫、过快,都是不利因素。

3.多食有可能抗癌的食物

如绿豆、赤小豆、西瓜、冬瓜等利水之物,可以促使毒物排泄;海带、紫菜、牡蛎、竹笋、大蒜等具有软坚散结、消瘤的作用;洋白菜、甘蓝、菜花的球茎中含有芳香基烃化酶的诱导物,在小肠与肺(烃化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部位)内的芳香基烃化酶与食物内的诱导物相接触能产生苯并芘,起破坏致癌物质的作用。

4.根据病种、病期选择食物

肿瘤患者病情复杂、症状多变,除了肿瘤本身所造成的营养障碍以外,手术、放疗及化疗等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也影响正常组织,从而造成营养障碍。因此,根据不同治疗阶段和病症的发展过程,需采用相应的措施及治疗法则。饮食作为一种辅助,可以消除或减轻因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取得较好疗效,并通过饮食营养调理纠正肿瘤本身所造成的机体免疫状态低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由于肿瘤患者所患癌的性质不同、部位不同,治疗方式和所处病程不同,以及个体之间的体质差异,因此临床所见证候的差异也极大。故而,作为肿瘤治疗中重要辅助措施的食物疗法,其选择和配伍也要因人、因时、因病而异。

5.多吃新鲜蔬果、菇菌藻类食物

改变单纯以精白米、面为主食的习惯,适宜调配一定比例的“粗粮”,如全麦面粉、玉米粉等。饮食中增加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莲子、大枣、葡萄干、花生仁等。

(二)各种疗法的食疗原则

1.围手术期的食膳原则

手术切除肿瘤会损伤脏腑器官组织,引起创伤出血,术后患者往往会气虚血亏、气阴不足、脾胃不振,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症。因此,宜在术前进行饮食调养,可采用补气生血,或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一类食品。术后患者由于耗气伤血,既要注意适当补充营养、热量,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又要调理脾胃,振奋胃气,恢复生化之源,强化后天之本;应予大补元气、调理脾胃、益气生津的食物,可吃一些山药、大枣、桂圆、核桃、芝麻、莲子、鱼、鸡蛋、瘦肉及奶制品等。如脾胃运化功能尚可,胃纳较佳,还可选择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荠菜、菱角、无花果等。宜将食物营养与食物治疗作用结合起来。术前的食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生血及滋补肝肾为主;术后应以补益元气、调理脾胃及益气生津为则;总体应以健脾益气、扶助正气为则。

2.化疗期间的食膳原则

化疗能有效杀伤癌细胞,但其毒性较大,也会给机体带来损伤,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心功能障碍,特别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中医认为,化疗药物为外来毒邪,容易损伤脾胃及骨髓,导致脾胃功能失司,骨不生髓,脾胃运化失常,易导致湿浊中阻,胃失和降,便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不适。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或骨髓抑制可以通过饮食调治,以扶助正气、去除邪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可补充富含蛋白质之品,如瘦肉、鱼类、动物肝脏、大枣、黑豆等。对于化疗引起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便溏等,予增加补脾健胃的食品,如薏苡仁、白扁豆、萝卜、山楂、六神曲等。化疗期间的食疗原则主要是健脾和胃消食、补肾生髓养血。

3.放疗期间的食膳原则

中医认为,放疗射线是一种热毒之邪,易耗气伤津。放疗期间或放疗后,由于放射线的影响,会造成机体热毒过盛、津液受损、脾胃失调,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发红、胃纳减退等热毒之邪灼伤津液的表现,因此宜多吃滋润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藕汁、梨汁、绿豆、西瓜、荸荠(马蹄)等,而忌香燥辛辣的茴香、桂枝、辣椒、葱蒜等。放射引起肠胃道反应(如胃纳减退、腹胀、便秘、腹泻等),予健脾理气消导之品如白扁豆、薏苡仁、山楂、大枣等;胃纳减退者,予山楂、鸡内金等;腹胀者,予陈皮、佛手等;腹泻者,予山药、白扁豆等;便秘者,予火麻仁等。放射引起骨髓抑制,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予补脾益肾、益气养血之品,如枸杞、大枣、芝麻等。放疗期间的食疗原则主要是解毒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生髓。

4.微创治疗的食膳原则

目前,肿瘤科常用的微创治疗主要是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血管灌注化疗及支架植入。TACE或血管灌注化疗后常出现发热、恶心、局部疼痛及呕吐等反应,中医认为与化疗药物等浊毒之品损伤脾胃,导致湿浊内蕴,郁而化热有关;此时应以高营养、清淡饮食为主,食疗以健脾化湿为则,可食用薏苡仁、马蹄、白扁豆、山药、冬瓜、萝卜、芡实、玉米、赤小豆、山楂、瘦肉及鱼等。支架植入术主要包括胆道支架及食管支架植入术。胆道支架植入术一般适用于胆道梗阻患者,表现为黄疸等症状,属于中医湿浊内蕴之象。胆道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表现为寒湿内蕴或湿热内蕴,食疗应以化湿利胆为则,可食用菠菜、青笋、番茄、薏苡仁、白扁豆、山药、冬瓜、鲫鱼等。支架植入术一般用于食管癌吞咽困难者,食疗应以健脾和胃为则,尽量食用易消化食物,最好食用流质饮食,如牛奶、鱼、豆腐等。

5.内分泌治疗的食膳原则

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乳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可出现面部潮热、烧灼感及口干等阴虚内热之象,食疗原则以滋补肝肾为主,可食用枸杞、何首乌、藕粉、胡萝卜、松子、桑椹、黑芝麻、葡萄和鱼等。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可出现畏寒、腰膝酸软等肾阳虚或脾肾阳虚症状,食疗原则以健脾温肾为主,可食用韭菜、菠菜、山药、核桃仁、海参等。

6.分子靶向治疗的食膳原则

随着医学发展,目前已能针对某基因靶点进行治疗,这种疗法称靶向治疗。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主要有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根据其作用靶点可分为单靶点药物和多靶点药物,也可根据其作用靶点分为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白细胞分化抗原(LDA)及作用于多个靶点的药物。靶向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手足综合征。腹泻的中医病机是脾虚湿蕴,食疗原则是健脾化湿,可食用山药、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皮疹、手足综合征的中医病机与风、热(血热)、虚(肾虚)有关,食疗以滋阴凉血祛风为法,常用食物有马蹄、银耳、莲子、百合、大枣、薏苡仁、生地黄、茯苓、山药、鲜鱼、鲜茅根及枸杞等。

7.生物治疗的食膳原则

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治疗方法主要是CIK或DC-CIK细胞治疗。进行生物治疗时,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或流感症状;食疗目的主要是配合生物治疗提高免疫力,以扶正固本为则,可选用能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菠菜、甘蓝、白菜、生菜、西蓝花、大麦、红薯、蘑菇、番茄、豆类、坚果、葡萄、杏仁、鸡蛋及乳制品等。

总之,在给肿瘤患者全面补充大量营养时,应多食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鱼类以及香菇、蘑菇、木耳等菌类食物,增进食欲,补养气血,调整各脏腑功能,对重视和保护肿瘤患者的脾胃功能,对抑制肿瘤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