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设计与指导
- 董进霞 门晓坤 钟逸婧编著
- 3286字
- 2025-03-27 18:49:09
前言
本书是我们十余年来探索儿童身体、认知、社交综合发展的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模式的第一手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对多年来开展一线教师培训的讲义内容的系统整理。本书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全球视域下适宜儿童全面发展的我国幼儿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我们希望本书干货满满,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念和方法,有效解决一线教师幼儿体育专业素养提升的实际需求。本书中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可以直接用于日常的备课、教学和教研,国内外政策和实践动态、理论、理念等内容可以直接用于家长讲座、讲课培训等多种场景。
借着这个机会,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创设的初衷。
2009年,我和Bruce Wexler教授相识于耶鲁大学校园。Bruce是有着30年经验的临床心理医生,在最近十几年来从事有关儿童和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恢复性训练的研究和实践。我本人从小练体操,曾担任过体操国际裁判,在英国攻读体育社会学博士期间曾担任苏格兰青少年体操队的教练,目前在北京大学开展本科生的奥林匹克文化课和形体课的教学,从事体育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我和Bruce身处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对教育的想法不谋而合,希望为教育改革做些尝试。我们从身边接触过的精英学子中发现,不少学生尽管童年的学习成绩优异,却往往在进入社会后出现情感、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抑郁焦虑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陷入酗酒、吸毒和犯罪的深渊。这些精英学子往往过早接受了功利性的知识和技能灌输,过分看重短期结果和别人眼中的成功,却并不具备一个强大的内核,结果难以在人生的长跑中取得成功。特别是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工作都将被机器人取代,我们的孩子能否拥有强健的身体、敏锐而善于创造的头脑、联合他人共事的能力,将决定孩子一生能走多远。我们试图打破分科知识灌输式的教育壁垒,为孩子们一生的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奠基。
2010年,我们联合开发了一套面向3~8岁儿童、促进儿童身体、认知、社交核心能力全面发展的TriCore综合课程方案,中文命名为“3C脑体双优”课程,后更名为“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我们提出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生命之长在于身体,生命之高在于认知,生命之宽在于社交,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努力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其中,我们尤为认同体育是培养强大个体的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在课程中着重强调了体育活动的媒介作用。我们随即开始了长达11年的课程实践探索。我们先后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重大课题立项和我国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并经历了从美国到中国、从小学到幼儿园、从课内到课外、从普通儿童到特需儿童等一系列开创性的课程实践和摸索。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模式也在美国16个州200多所小学、国内20余所小学和50余所顶级幼儿园得到了实践和实施。最终,我们形成了一套涵盖课程理念、课程理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系统的儿童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旨在促进儿童身体、认知、社交三个维度核心能力的发展,其具有丰富性、多变性、参与性、挑战性、个性化、趣味性、创造性、成长性等特点。
在一线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取得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发现,综合身体、认知、社交三个维度的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模式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促进了幼儿的深度参与和全面成长,得到了幼儿的喜爱。我们围绕体育做了很多努力,试图进一步释放体育的育人价值,不仅是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展专注力、自控力、计划策略等认知功能和学习品质,让幼儿学会自我的物品管理、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学会与人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学会面对输赢调节情绪、激励自己和团队,学会勇敢坚韧、积极阳光地生活。我们还深深体会到,幼儿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要传递信任,激发成就感,点亮生命。此外,幼儿课程的研发需要忠于幼儿,回归游戏精神和天真。
本书共包括十一章内容,全面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缘起背景、实践历程、内涵概述、理论基础、活动案例、游戏创编方法、教学组织方法、课堂安全保障、评价体系、幼儿园实践案例,以及符合立方核理念的全国一线教师的创新活动案例集。
第一章介绍了幼儿体育课程缘起的国内外前沿政策和实践背景。这一章汇总分析了本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学前教育、儿童健康、学校体育、儿童课外体育等领域的前沿政策和实践趋势。
第二章介绍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实践探索历程。这一章介绍了课题组自2010年以来先后开展的5~8岁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课程实践、多动自闭等特需儿童的干预实践、小学认知体育课程实践、幼儿园课程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的课程效果。这一章特别指出,身体+认知+社交的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模式具有独特的育人效果,以及成就感导向对于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介绍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体育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忠于儿童的教育理念,促进身体、认知、社交三维核心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学游戏活动主导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安排,以及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介绍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包括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等维度的儿童发育规律和科学证据,以及对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的启示。
第五章展示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小、中、大班的若干经典教学活动案例,每个案例都体现了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交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活动设计。本章还附上了一节课程活动的教师执教反思记录,由济南市市中区舜南幼儿园的张乐雯老师撰写的文章“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小班活动《过河取宝》执教反思”,展现了一线教师在实施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活动时的感受和观察、以及临场调整和创新。
第六章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和案例,详细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遵循的游戏创编六大原则和五大方法。
第七章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和案例,详细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六大教学组织方法的特点、运用和注意事项,并讲述了教师如何根据教学目的、幼儿情况、自身情况、教学场景等不同条件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本章还详细讲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常用的六大教学组织队形的特点、运用和注意事项。
第八章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课前和课上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常见损伤事故的处置。
第九章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这一章分别从身体、认知、社交三个维度介绍了课程采用的国内外权威幼儿发展评价工具及其使用时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第十章以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在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的实践探索为案例,展示了课程在集团化幼儿园的落地实施过程。本章的第一节“集团层面的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实践模式探索”由刘光洪老师撰写,介绍了集团引入立方核项目的缘起和契机、组织建设与目标管理、推进方式方法等。第二节“集团九幼的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实践与探索”由集团九幼安宁里园的刘禹老师撰写,介绍了课程在集团九幼落地时的组织建设和教师提升过程。第三节“集团四幼的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实践与探索”由集团四幼知春里园的厍红老师撰写,介绍了课程在集团四幼落地时的园本定位、实施过程和效果感受。第四节分享了集团一线不同层次的三位教师对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具体包括:由集团四幼的于雁老师撰写的文章“专业的引领,有趣的课程,真正的成长”;由集团七幼定西园的张春霞老师撰写的文章“观念的转变,行动的提升”;由集团九幼安宁里园的姜岩老师撰写的文章“‘高高兴兴一身汗’,动体动脑动真心”。
第十一章甄选并展示了全国一线幼儿教师在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基础上二次研发产生的创新活动案例集。这些案例符合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所倡导的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交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活动设计原则,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
“此外,本书在第一、四、六、七、八、九章的末尾还添加了各章的核心知识点,全书共100个核心知识点,并标注了*、**、***的记号,代表各知识点的重要性和您需要掌握的程度。其中***是最为重要的知识点,您需要尽可能地吃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自身的探索经历,和同行们做一个深入的经验交流和探讨,共同推动忠于儿童的教育改革。
董进霞于北京大学校园
2021年9月

欢迎扫码关注“立方核”微信公号
了解有关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