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年间的华夏大地并不算和平。
这是樊生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最大的感触,触目可及的除了战争之外就是战争,黔首们生活在动乱与不安当中,可能第二日便看不到天空中的太阳了。
四处都是动荡、四处都是疲惫。
遍地疮痍。
一个偏僻的乡村
樊生走的有些累了,随意的坐在村子口的大石头上,村子里零零星星的几个人一起走着,似乎是要去耕作。
见到樊生这个陌生人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而后便是十分恭敬的点头,走到面前。
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看起来四十多的老丈脸上带着皱纹。
“贵人,您这是从何处来,又要去往什么地方呢?”
对于这个贫穷而又落后的村子来说,这样子一个身着华丽、整齐、甚至脚下穿着都应当是“绢帛”做成鞋子的樊生,算是他们招惹不起的贵人了。
这个时代想要分辨一个人是否出身贵族、亦或者有很高的身世,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因为大多数的人穿着不可能如此的“华丽”“整齐”,甚至大多数的黔首处于一种衣不蔽体的情况,身上披着麻布,将重点遮挡住,已经算是黔首中生活不错的人了。
这便是....春秋。
樊生笑了笑:“我从函谷关而来,沿着山河大川一路奔走,漫无目的,想要见一见这天下的一切。”
“老丈不必理会我,待歇息片刻,我便就离开了。”
老丈听着樊生的话,脸上浮现出些许惊讶的神色:“函谷关?可是秦国的那个函谷关么?”
他上下打量着樊生:“那里距此处可是有数千里啊!”
“您一个人走了如此遥远的距离么?”
老者神色更加恭敬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能够跨越数千里的人要么是饱学的“学者”,要么便是大贵族、甚至是可以跨越数国的大贵族。
樊生微微点头,感叹的说道:“是啊,已经如此遥远的距离了。”
他是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自函谷关出发的,一路沿着毂水、济水、后又走濮水,一路走到了如今的这里,也就是大野泽。
用时半个月,一路走走停停,看着周围的风景。
春秋时期的旧事没有什么可以值得人们纪念的,但樊生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中原华夏大地处于一种蛮荒而又苍茫的情景之下,别有一番风味。
樊生抬起头,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冲着那几个老者笑了笑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便继续动身了,日落之前,还要抵达琅琊之地。”
说罢便要起身。
那老者一脸茫然,连忙拦住了樊生道:“贵人,琅琊之地....可是吴国、齐国边境的那个琅琊之地?”
他道:“那里距离此处五百余里,先生是否被人诓骗了?”
老者将樊生当做了那种不经常出门,所以被家中下人坑骗出来的贵族子弟。
这种大贵族家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一方面这样的一个贵族死在出现在他们村落附近,他们没有进行提醒——任由其四处乱走,死在某处的话,对他们村子也是一种灭顶之灾。
贵族们可不会理会到底是谁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这样的一个贵族对着自己的时候,也十分的平和,这让老者想要进行提醒。
两者加在一起,便有了老者劝告樊生的事情。
“您可千万不要受到旁人的蒙骗啊,还是快快回家去吧。”
回家?
樊生本是笑意盈盈的,只是听到这两个字之后,心中仿佛是一阵风儿吹过,带来了点点的愁绪纷杂。
他低声道:“回家?”
长叹一声后,他握住了老者的手腕,将其拿开说道:“我以天地为父、万物为母,幽幽伫立秦时大地,还有什么家可回呢?”
樊生脚下生风,而后化作一道流光、水光、亦或者是旁的什么无法看清楚的东西,宥而立于水上。
此时,水面波澜不惊,樊生立在水上冲着老者拱手道。
“今日得见,你我有缘。”
他微微一指,一道流光化作微尘融入这几位老者的身体中。
“为尔等还寿十载、赐尔一生无忧。”
话音未落,樊生的身影便已经消失在了这水面之上,数百步开外,光芒再次一闪,这一次,水光、风光却全都见不到了。
几个老者站在那里愣愣的,他们互相看着对方的面容,脸上带着惊愕之色。
“你....你.....”
“大兄!你变年轻了!”
变年轻了?
几个人来回的摩挲着自己的脸颊,脸上带着赞叹之色:“我们方才是遇到了鬼神之流么?”
..........
沐水之上
樊生仿佛是化作这河流本身一样,随着急促的河水不断流淌,只是刹那之间便经过了数十里,两岸周围的一切落在他的眼中。
“这力量还算不错。”
“西出函谷关”之后,他体内的力量再次增涨,不仅仅是将“函谷关”的领域版图扩大了百余里,更是让他拥有了如同“仙神”一般的力量。
方才他指尖流光赐予那几位老者的,与其说是“仙力”,不如说是....“时光”。
这是樊生自体内力量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用法。
那些力量中蕴含着的“时光”可以让那几个老者凭空多出一段“年轻”的时候,像是在时间长河中凭空复制了一段“年轻”,粘贴到了老年这一段时间。
而根据樊生的感受,等到他的力量越来越庞大之后,他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控时间。
当然,这只是他力量的“蔓延”。
他本身作为“函谷关”最为重要的力量,其实是“镇”。
函谷雄伟,以镇秦国。
作为秦国与中原六国的屏障,函谷关是足够“雄伟”“庞大”的,这种“守护”的力量也是樊生的力量根源之一。
与从“历史事件”中得到的力量并不冲突。
此时的樊生奔走,也不单单是想要看看这个庞大而又古老的世界,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从自己的记忆中扒拉出来了一件事情。
敬王三十五年的时候,吴国与齐国发生了一场水战,这是华夏有记载中较早的一次水战,也同样是....吴国称霸途中较为著名的一场战役。
“力量”的获取....不就是点点滴滴而来的?
————————————————————————
“敬王三十五年,三老遇一人,着华服,与之谈。闻之曰:自此而走,日落则至钟离。三人惊愕,心下不忍言曰:君为下仆所骗乎?此之距钟离百余里也,速归家!此人大笑,言:吾天地生万物养,何以为家?后作一光,凌于泽水上,又言:你我相见之缘,可赐也。于是返老还童。时三人敬叹曰:此之为鬼神耶?后有人访,不得果。”————《巨野县志》